FDA今年刚批准的居家自我接种的喷雾式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才能预订接种?

朱自强 医生 每年的流感季节来临之前,无论是药房还是医生都会极力建议接种流感疫苗,然而根据CDC的数据,去年流感季期间6个月至17岁之间的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为55.4%,而18岁以上人群中仅有44.9%。究其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不乏由于不愿意/没时间看医生、害怕针头而不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今年9月20日,美国FDA批注了首款可以轻松自我接种或为亲人接种的鼻喷雾式流感疫苗–FluMist。这意味着以后接种流感疫苗,不仅仅是不需要针头了,甚至也不需要由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接种了,因为可以在家自己接种或由亲人接种流感疫苗了。 什么是FluMist疫苗? FluMist其实在2003年就已上市,由MedImmune公司生产(于2019年被阿斯利康公司收购)。2003年首次批准用于5至49岁人群,2007年,适应症扩大到2至5岁儿童。但是之前只能由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医疗专业人员在诊所或药房等医疗环境中进行接种。与使用灭活(死亡)病毒或流感病毒蛋白的注射疫苗有所不同,FluMist使用活的减毒病毒——即减弱的病毒——来产生免疫反应以抵御流感。该减毒活病毒株并不引起疾病,而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更容易复制,尤其是摄氏25度左右。这使得FluMist能够在温度较低的鼻腔内接种后使病毒大量进行复制,反而在人体正常体温时候复制较差。在2009年H1N1大流行之前,FluMist的研究表明对所有流感病毒均有效,然而随后的研究显示,FluMist对H1N1病毒的有效性低于传统注射疫苗,于是CDC建议在2016-2017和2017-2018的流感季期间不使用FluMist。此后,生产厂商针对FluMist的配方进行了更新,最近的多个研究表明,FluMist在针对H1N1以及其它流感病毒株的有效性已与注射疫苗相当。根据CDC的数据,2023-2024流感季节,FluMist的有效性约为42%,而在成年人群中注射型流感疫苗的有效性约为33-49%。 谁适合或不适合使用减毒流感疫苗? 在副作用方面,FluMist的常见反应包括发热、流鼻涕、鼻塞和喉咙痛,尤其在儿童和年轻人中更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充足的休息、多喝水,并在必要时服用退烧和止痛药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对于某些人群,包括对任何疫苗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包括对鸡蛋严重过敏)、目前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的包括那些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比如化疗)的人群以及孕妇等均不适合使用活的减毒疫苗而建议使用传统的灭活流感疫苗。 关于鼻喷雾式疫苗FluMist的几个事实 作者:朱自强医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以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Brookdale医学中心完成內科住院医师培训,获得美国内科学会专科(ABIM)和美国肥胖医学专科(ABOM)文凭。朱医生曾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多年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和作过多次会议报告。朱医生目前是艾姆赫斯特医院以及纽约长老会皇后医院的主治医师,同时在纽约法拉盛开始私人诊所,诊所地址37-12 Prince St Suite 8D,Flushing NY 11354,电话718-888-0722。 朱医生目前是美国华人医师会ACAP的主席。

肺癌宣传月–看美国肺癌筛查近半个世纪的变迁史

朱自强 医生 肺癌作为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批的医务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寻找攻克它的可靠方法。随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新药的层出不穷,美国肺癌的死亡率已逐年呈现下降趋势。 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筛查,旨在通过具有足够敏感性的检查方法以发现早期病变,而筛查方法需同时具有较低的假阳性率,且方便、便宜和对于病人危害小。肺癌的筛查,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最权威的医学组织给出的建议,直到2023年美国癌症协会的最新指南,值此每年11月肺癌宣传月之际,作一简要回顾。 早期以胸部X光片为基础的肺癌筛查从1960年开始,英国的医学工作者开始研究通过X光胸片和痰细胞学来进行肺癌筛查,结果发现胸部X光筛查并不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美国癌症研究所NCI于1970年开展了包括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CC)、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梅奥医学中心在内的以胸部X光(或结合痰细胞学)来进行肺癌筛查的三个大型临床试验,随访时间长达5-6年。每年进行胸部X光检测的确可以检测到更多的肺癌患者,但并没有提高生存率以及降低死亡率。究其原因,通过X光检测到的肺癌早已不是早期肺癌。 以胸部CT为基础的肺癌筛查由于CT较X光能够获得更详细的图像信息,随着八九十年代CT检查变得更加普遍后,研究者将筛查的目光转移到CT检测,可传统CT的辐射剂量太高(胸部CT的辐射量约为7毫希伏mSv)而不适合常规筛查使用。随后研发的低剂量CT不仅辐射剂量降低至1.6 mSv同时还具有可靠的图片质量,这为肺癌筛查提供了同时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可靠工具。最早期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CT检测到的15例外周性肺癌中有11例并没有被X光检测到,同时CT检测到93%的均为一期肺癌。 于是美国于1990年启动了ELCAP(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ject)试验,旨在比较低剂量CT与X光对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发现低剂量CT的敏感性为2.7% (而X光仅为0.7%),而且85%为一期肺癌;于是该项目迅速扩展至于5个国家27个中心的International-ELCAP试验。在随后的十多年中开展了多个低剂量CT扫描筛查早期肺癌的临床试验,发现低剂量CT扫描早期发现的肺癌是X光胸片的4倍之多。 美国最大的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 Lung Cancer Screening Trial,NLST)于2002年启动,共入组了近54 000年龄在 55~74

乳腺癌筛查应该选择钼靶X线还是超声波,是否可以用抽血代替?

朱自强 医生 如果您是一个40岁以上的女性并且经常随访家庭医生或妇科医生,相信您的医生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推荐您每年去做钼靶(X线)检查以筛查乳腺癌,因为这是被循证医学所证实的能够早期诊断乳腺癌降低死亡率的筛查方法。也许您的男性家庭医生永远不会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女性病人每次都拖拖拉拉不愿意及时去做钼靶检查;也许您还听说过钼靶检查可能会漏诊肿瘤而需要进一步做超声波检测。所以您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以超声波检查来代替乳房钼靶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呢,毕竟钼靶检查除了会引起不适外,还会让患者接受射线。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每个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选择该检查方法的目的。 钼靶检查能够同时对整个乳房进行成像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成为被广泛推荐的有效筛查方法,这在没有任何乳房问题以及症状的女性中尤为适用。 而相反,乳房超声并不是一种有效的筛查工具,但它通常可以更好的用于诊断,例如当乳房钼靶检查显示乳房中的可疑致密密阴影时,乳房超声波进一步检查能更好地区分囊肿和实体瘤。而且,可以在超声波下进行细针穿刺进行病理诊断。  但在某些情况下,乳房超声检查可能比钼靶检查能够更好地检测乳腺癌,比如对于在乳房表面附近发现的肿块,钼靶检查有时会遗漏,而超声检查往往可以更好的检测到这些遗漏。而针对乳房组织致密的女性,联合使用钼靶检查和乳房超声可能更加合适。有研究发现,两者联合使用筛查致密型乳房的女性时,可将筛查的准确性从74.7%提高到97.3%。 针对亚洲女性生理特征以及乳腺癌发病情况的特点,《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建议超声结合钼靶检查更适合用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筛查。  需要注意的是,钼靶检查和乳房超声检查都不可能没有任何遗漏的发现检测到所有的乳腺癌。所以对患乳腺癌具有高风险的女性,乳房磁共振成像(MRI)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乳房磁共振成像比钼靶检查和超声检查更敏感,但由于价格昂贵,尚不能用于广泛筛查,目前仅限于高风险患者。  上面所说的三种方法都只能检测出异常,而不能诊断出癌症。确诊乳腺癌的唯一方法是进行活检,但活检是有创操作,往往在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且怀疑有乳腺癌可能的情况下进行。 任何癌症的筛查,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希望有一种简单方便的方便比如抽血检查。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ancer Antigen 27.29 test (CA 27.29)是在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是用来监测乳腺癌病人疾病进展、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复发的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可惜CA 27.29针对乳腺癌并不特异,也就是说不仅仅在乳腺癌病人中有升高,在其它肿瘤比如结肠癌、肺癌、肝癌、胃癌、卵巢癌等等以及非癌症情况比如慢性肝炎、结核、子宫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时也可能升高,所以所谓的肿瘤标志物CA 27.29并不能用来进行筛查乳腺癌。 在美国,乳腺癌是导致美国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位列肺癌之后。乳腺癌之常见,每8名妇女中就有1人(13%)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被诊断出乳腺癌。目前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建议乳腺癌筛查从40岁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钼靶检查。无论何种筛查方法,其实目标都是一致的–早期诊断。

什么是最好的糖尿病药

朱自强 医生  “医生,可以给我开最好的糖尿病药吗?”病人一旦被诊断患上二型糖尿病,往往需要开始服用药物,这是大多数人都会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什么是最好的糖尿病药物呢?”是副作用最少的、是降糖效果最好的、是最新上市的、还是最昂贵的才是最好的糖尿病药物呢?医生往往会回答:没有所谓”最好“的药,但有比较适合您的药物。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随着人们对于这个疾病发病机理认识的逐渐加深,糖尿病的治疗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糖尿病药物九大类(每大类下又有多种药物),不是所有能够降糖的药物都是一样的,的确有优有劣,尤其是近年来许多糖尿病的新药,除了降糖效果外还有诸多附加价值,包括对心脏、肾脏、瘦身减肥等等的好处,这基本上已经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糖尿病药物那种“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的朴素认识。 二甲双胍(Metformin)自发现以来已经有百年历史,目前是二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然而很多人往往对此药物不屑一顾,希望可以换成更新的药物。殊不知,服药治病和追求时尚前沿完全不可混为一谈。尽管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理并不完全明确,已知二甲双胍可以作用于肝脏,减少葡萄糖的输出与降低胰岛素抵抗。数十年治疗糖尿病的历史已经奠定了二甲双胍最重要的基石地位。何况,更多关于二甲双胍的研究显示甚至在减肥、抗衰老、降低心脏病、癌症等等多方面的益处,以至于二甲双胍被很多人称为“神药”。当然,它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不良反应(腹泻、恶心等),以至于有些病人无法耐受,而在肾功能功能不全的病人中二甲双胍有时候需要慎用甚至禁用。 糖尿病药物的最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但是有些药物反而会引起低血糖。很多人会好奇,糖尿病人吃药的目的就是降低血糖,为什么反而要担心低血糖呢?这是因为有时候糖尿病人没有定时吃东西,或者没有胃口吃,这时候他们照样继续服用糖尿病药物会使得血糖降低到低于正常水平,引起低血糖。有些人尤其老人家来说低血糖对于身体的危害甚至超过高血糖,会引起晕厥、神智不清甚至死亡。最常见引起低血糖的药物是磺脲类(Sulfonylurea)的降糖药,常用的有Glipizide、Glimepiride等。所以在有些容易引起低血糖的人群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而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里也应该避免使用,因为这显著的增加了低血糖的机率。 近年受到高度重视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促进尿糖的排出而降低血糖。此类药物很少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并且可降低体重和血压,有保护患者心血管功能、抗炎和减缓肾病的恶化作用。目前甚至可以用在没有糖尿病但有慢性肾病或心力衰竭的病人中以降低死亡率,但常见不良反应由于尿液中大量葡萄糖的排出,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几率。在美国常用的药物有Farxiga和Jardiance等。因此,倘若糖尿病合并有心脏、肾脏疾病的病人该类药物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还有一些降糖药还能帮忙瘦身减肥,目前主要的一类药物是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Agonist),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美国常见的药物有注射用的Ozempic、Trulicity、Victoza、Mounjario(GLP和GIP双重激动剂)和口服的Rybelsus等。因此,倘若糖尿病合并有肥胖症的病人,该类药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往往需要吃多种药物,因此有一些制药公司就将常用的几种糖尿病药物做成一颗药,以减少需要服用的药片数量,常用的药物有 Glipizide-Metformin复合药、Janumet(Januvia和metformin复合药)、Synjardy(Metformin和Jardiance复合药)、Xigduo(Metformin和Farxiga复合药)等等,以及制成长药效的药物(本来需要吃一天两次的可以一天吃一次),所以对于某些病人来说,减少服用药物的数量或次数,能够更好的增加依从性,因而也是好药。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糖尿病用药包括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在内的噻唑烷二酮类(TZD)、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Acarbose、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如西格列汀Januvia和利格列汀Trajenta等均各有优缺点。  由此可见,现如今降糖的药物可选择的品种很多,“最好的糖尿病药”到底是什么,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除了药物和疾病本身,不可忽略的另一个问题是医疗保险和价格差异也在其中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这药那药,除了要能降糖之外,我们还期待更多。  作者:朱自强医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以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Brookdale医学中心完成內科住院医师培训,获得美国内科学会专科(ABIM)和美国肥胖医学专科(ABOM)文凭。朱医生曾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多年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和作过多次会议报告。朱医生目前是艾姆赫斯特医院以及纽约长老会皇后医院的主治医师,也是美国华人医师会ACAP的副主席。朱医生在纽约法拉盛开始私人诊所,诊所地址37-12 Prince St Suite 8D, Flushing NY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停药后是否会反弹的科学依据

朱自强 医生  2021年对于肥胖医学专业可以说开启了减肥新纪元,发表在多个权威医学杂志上的STEP(Semaglutide Treatment Effects in People with obesity)研究结果确立了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在减肥领域的霸主地位。其中STEP-1为全球规模的III期临床试验[1],1961人每周注射2.4mg剂量的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68周之后他们的平均体重减轻了15.3公斤,其中有一半人减重15%以上。该项结果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NEJM新英格兰医学上,FDA根据这些令人兴奋的结果于2021年6月批准了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用于肥胖症的治疗,由此引爆了减肥市场。和节食、运动相比,“打一针就能瘦”听起来很美,让很多人称之为“特效减肥药”。 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是一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人在进食后产生的GLP-1激素高度相似,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从而控制血糖浓度,所以FDA早在2017年12月就批准了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用于治疗糖尿病,商品名为Ozempic。 2021年FDA批准的是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的另一个适应症:用于肥胖症的治疗,其商品名为Wegovy。 所以事实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Ozempic和用于治疗肥胖症的Wegovy两者有效成分一模一样,均为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只是两者剂量有所不同而已。 那些希望减肥的肥胖症患者以及那些没有肥胖问题也想瘦一点再瘦一点的爱美人士渴望通过Wegovy让自己减重,使得Wegovy一上市就显得供不应求,于是很多人将眼光投向了Ozempic。然而Ozemipic本是医生处方给那些为了更好控制血糖以降低长期并发症的糖尿病人使用的而不是给那些为了穿上比基尼更加漂亮的爱美人士的。 作为新一代的糖尿病用药以及减肥用药,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自2021年开始继续讲述着它的神奇作用,它不仅能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而且已被证明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生[2];同时,它在控制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方面的III期临床试验也效果良好[3]。 尽管Ozempic和Wegovy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胃痛、便秘、腹泻和呕吐等。 但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无痛减肥”这个卖点,早已经让全世界为之疯狂,司美格鲁肽已经成了减肥人士的新宠。然而,一个令人不可回避的话题是,减肥神药停药后到底是否会反弹? 其实这个问题早已有数个研究结果可继续回答。 在Semaglutide的STEP 4[4]戒断试验中,在使用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减肥治疗20周以后,尽管继续接受着生活方式的干预,但停药后的第48周其体重却反弹了三分之二,而继续用药的病人则能维持进一步的减重。 更长期的观察来自于STEP

不打网球也会得的“网球肘”是怎么回事?

朱自强 医生 “医生说我得了网球肘,但事实上我一辈子都没有摸过网球?”这不是脱口秀的段子,这其实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可能因过度使用肘部肌肉和肌腱而导致的疾病,主要疼痛部位是附着于肘部外侧骨性隆起上的肌肉和肌腱,疼痛也可能会扩散到前臂和手腕。 疼痛和无力使得难以握手或抓住物体、转动门把手、端住一杯咖啡等这些日常动作。 被称之为网球肘,其发病只是与手腕和手臂的重复性动作有关。很多业余运动员打网球是用“肘关节”在用力击球,在打网球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力量全都压在了肘关节,自然容易受伤。反观专业的网球运动员其实是在用整个“身体”打球,这样反而会减少得网球肘的机率。 当然,绝大多数得网球肘的患者并不打网球,只是某些工作如果需要肘关节部位的重复动作,同样可能因此引起网球肘,这包括家庭主妇、理发师、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电脑的白领等等。 网球肘的诊断往往由医生根据病史和体检即可做出,并不需要通过X光或超声波等辅助。而治疗一般来说则是建议休息、止痛药物和物理疗法来有助于缓解网球肘的症状。倘若这些保守疗法无效或者症状已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则可以考虑通过注射甚至手术。网球作为一项非常流行的运动,甚至有多项研究显示可以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希望大家在积极参加运动的同时也能减少运动相关的损伤。 往期文章 作者:朱自强医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以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Brookdale医学中心完成內科住院医师培训,获得美国内科学会专科(ABIM)和美国肥胖医学专科(ABOM)文凭。朱医生曾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癌症研究所(NCI)从事多年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和作过多次会议报告。朱医生目前是艾姆赫斯特医院以及纽约长老会皇后医院的主治医师,朱医生目前也是美国华人医师会ACAP的副主席。朱医生在纽约法拉盛开设私人诊所,为社区提供医疗服务。诊所位于法拉盛王子街3712号8楼,电话718-888-0722。

FDA批准首个结直肠癌筛查的血液检测

朱自强 医生 结直肠癌作为美国第三大常见癌症和第二大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医疗界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寻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未转移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高达91%,而晚期转移病例则下降为14%。所以筛查一直以来是减轻全球结直肠癌负担的关键策略。有研究发现,在死于结肠癌的患者中,约76%的病例没有接受最新的筛查。 从2000年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第一次发布关于肠镜筛查结直肠癌的临床指南以来,结肠镜检查一直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可以通过去除息肉(癌前病变)来预防结直肠癌。从5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美国的结直肠癌的死亡率逐年在下降。 2018年美国癌症协会将结直肠癌筛查的年龄从50岁提前至45岁以求进一步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然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美国的结直肠癌筛查率仅为59%左右,远低于美国国家结直肠癌圆桌会议(National Colorectal Cancer Roundtable)设置的80%的目标。 结直肠癌筛查现实和理想之间持续差距提示,无论是通过结肠镜还是基于粪便的筛查方案或许均由于各具特殊性而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了。于是,迫在眉睫的需要研发更加便利的筛查方法以吸引更多人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 2024年3月13日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结果报道,通过测定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微量游离DNA水平,以7861名45-84岁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除了抽血,也同步进行结肠镜检查,然后比较了血液化验和结肠镜结果进行比较。 数据显示,这种抽血技术对于 1 、2 或 3 期(尚未转移)的结直肠癌的敏感性為为87.5%,换句话说,该方法可以检测出近九成的第

出国旅游,除了攻略,必须了解的医学知识……

出国旅游,除了攻略,必须了解的医学知识…… 朱自强 医生  出国旅游,向往诗和远方,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美食美景、住宿购物的攻略,然而往往会忽略旅游相关的医学知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殊不知那一方水土一方山水同样也培育了一方疾病。 旅游医学,作为一门关于预防和治疗旅游相关健康问题的医学分支,其主要涵盖为旅客在出游前提供健康评估、在旅游过程中提供保健服务、在旅游后提供的医疗服务。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数据,前往低中收入国家旅游的人群中约43-79%会罹患与旅游相关的各种疾病。尤其是随着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或称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旅行者甚至可能患一些极其罕见的疾病。倘若做好出游前的咨询和预防,往往能够大大减少很多与旅游相关疾病的患病率。 旅行者在出游前进行的风险评估,往往需要根据目的地卫生状况、旅游形式、行程长短、旅行者本身健康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医护人员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为旅行者提供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他们在旅游期间患上疾病:例如,医护人员会建议患有慢性疾病或高龄的旅行者随身备带常用药物,以及考虑到在长途旅游期间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备用药物;有意前往某些地区的旅行者需要事先接受疫苗注射或服用预防药物,例如到非洲或中东某些国家地区的旅客要接种黄热病疫苗和脑膜炎疫苗,前往东南亚、非洲或中南美洲某些国家地区的旅客需服用预防疟疾药物等等。 关于接种疫苗参考CDC关于旅游目的地的建议,有三大类的疫苗接种建议:常规接种(Routine)、建议接种(Recommended)、和必须接种(Required)。常规接种(Routine):是指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常规需要接种的疫苗,也许这些疾病在美国并不流行或常见,但是在世界各地仍然较常见,比如MMR(麻腮风疫苗等)。建议接种(Recommended):是指根据旅行者目的地、当地的疾病谱、旅行者的年龄、健康状况、活动范围等考虑后建议接种的疫苗,目的为保护旅行者感染当地的疾病以及减少疾病扩散。最常见的是去发展中国家旅游前建议接种甲肝和伤寒疫苗。必须接种(Required):主要考虑旅行目的地当地情况,这在新冠大流行之后尤其重要。比如要求前往非洲和南美洲热带地区某些国家旅行时必须接种黄热病疫苗。所以,了解每个国家、地区的特殊要求尤其重要。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往往需要数周才能产生抗体有保护作用,所以,出国旅游之前至少4-6周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其它与旅游相关的健康问题其实,与旅游相关的最常见的疾病是腹泻(旅行者腹泻Traveler’s Diarrhea)。根据CDC的估计,每年约30-70%的国际旅游者患旅行者腹泻,往往常见于旅行的第一周,当然可见于旅行的任何时候、甚至在返回家园后。这往往是由于食用了不卫生的食物或水,常见的症状包括突然发生的腹痛、腹泻、发烧、恶心等。细菌性的肠道细菌引起约80%的旅行者腹泻。对于旅行者来说,预防旅行者腹泻的主要手段是食用煮熟的食材,以及严格只饮用瓶装水。此外,也建议避免食用不需削皮的水果或未清洗的蔬菜等。旅行者腹泻往往不会危及生命,常见于数天后自愈,90%的病例在一周内痊愈,98%的病例在一月内痊愈。为了避免脱水,一般建议口服补液。倘若旅行者8小时内腹泻次数大于3次,或同时合并恶心、呕吐、腹痛、发烧、血便等,往往会获益于服用抗生素。 关于抗生素的使用尽管旅行者腹泻的病例中90%以上使用抗生素均有效,然而目前并不建议服用抗生素来进行预防旅行者腹泻。一方面,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增加了药物的耐药性、同时也给旅行者提供假性的安全感,因为抗生素并不能预防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氟奎诺酮之前是治疗旅行者腹泻的首选药物,然而随着Campylobacter(弯曲杆菌)耐药性的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在某些国家比如泰国和东南亚地区,目前建议治疗旅行者腹泻的药物包括阿奇霉素(Zithromycin)、利福昔明(Rifaximin)或利福霉素(Rifamycin)等。 其它与旅行相关的疾病其它常见的旅行疾病包括疟疾、流感、和其它呼吸道传播病毒如寨卡病毒Zika等。这往往需要在旅行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选择药物进行预防。比如疟疾,不同地区可能由于某些药物的耐药性而在选择药物时候以及服药时长均有所不同。此外,其它与某些特殊活动有关的疾病,比如潜水、攀登高山、狩猎等活动时候也有可能需要预防不同的疾病。潜水后12-48小时内一般建议避免乘飞机以预防减压症(Decompression Sickness)的发生。高山病(High-altitude Sickness),旅行者一般建议了解其不同阶段的各种症状,可以考虑减缓上升的速度以及服用药物比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进行预防和治疗高山病。当然,进行野外旅游(Wilderness Travel)时则必须考虑到当地医疗资源的匮乏以及极端天气等。 旅行不单单是从一个景点追往下一个景点、拍照打卡,旅行是读万卷书后的行万里路,作为医生,我们为每个旅行者保驾护航。 作者:朱自强医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以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Brookdale医学中心完成內科住院医师培训,获得美国内科学会专科(ABIM)和美国肥胖医学专科(ABOM)文凭。朱医生曾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多年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和作过多次会议报告。朱医生是亚美医师协会(CAIPA)和美国华人医师会(ACAP)的终生会员,同时也是美国华人医师会的董事会成员。朱医生是艾姆赫斯特医院以及纽约长老会皇后医院的主治医师,在纽约法拉盛开设私人诊所,为社区民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诊所位置37-12 Prince St Suite

从强制到自愿的婚前体检– 看美国百年婚检历史

从强制到自愿的婚前体检– 看美国百年婚检历史 朱自强 医生  人们简称的婚检其实为婚前保健,是指对准备结婚的双方在结婚登记前所进行的婚前医学检查、卫生指导和卫生咨询等。作为家庭医生,看到一对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男男女女憧憬着新的生活,或大方、或羞涩、或含蓄地询问是否他/她们也需要进行婚检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以史为镜,看美国近百年来曾经走过的一段关于婚检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左右,美国梅毒Syphilis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有估计约10%的美国人在其一生中曾经感染过梅毒,而很多人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感染了梅毒。由于梅毒不仅仅对感染者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给对方、通过胎盘进行母婴传播而引起胎儿畸形。尤其在1940年青霉素发现之前,只能通过以有机砷化合物为基础的药物如胂凡纳明(Arsphenamine)来治疗梅毒,治疗时间往往需要一年以上。因此,那时候梅毒的高发引起了公共危机,造成恐慌。 那时,作为美国医务总监的Thomas Parran在他1936年的一篇文章中将梅毒称为The Next Great Plaque to Go。他通过媒体、影视、卡通、书报等等各种方式以及动用大批政府资源以推动整个社会对于梅毒危害性的认识,通过唤醒公众对这一传染病的认识从而希望降低梅毒的发病率;Thomas Parran的努力虽然宣传了梅毒的危害,但也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比如,他故意夸大梅毒的传播途径,甚至说梅毒可以通过共用饮水的杯子、抽过的雪茄、以及在理发、美容店感染等;他甚至也参与了一项在阿拉巴马州一个很不人道的研究,通过故意对数百名黑人梅毒患者延迟治疗以研究梅毒对人体的危害。正是在那种人们谈梅毒色变的大环境以及那时候美国的优生运动(American Eugenics Movement)[1]提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时候,出现了很多州支持进行强制性婚前抽血检查以减少传染性疾病的法律。 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先在1935年颁布了Premarital examination law[2],要求婚姻双方必须进行血液检测梅毒以及体格检查合格方可领取结婚证。之后更多州的法律要求婚姻双方通过血液检查,历史学家Erin Wuebker在2016年写到,到1944年,美国有30个州均需要婚前血液检测。而且这些法律在那时候美国的公众中接受度十分高。在1944年Woman’s

还在打每年一次所谓的“过敏针”吗?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过敏针

还在打每年一次所谓的“过敏针”吗?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过敏针 朱自强 医生 春暖花开,茫茫十里春云白的杨花和三月江城漫空飞扬的柳絮,在诗人骚客眼中是浪漫、是诗意、是最美的江南。而对有些人来说,阳春三月则意味着“度日如年”。很多人在穿越半个地球来到大洋彼岸后发现,山花烂漫的日子里花粉过敏有过之而无不及。 花粉过敏不分年龄和性别。据报道,美国约10-30%的儿童和成年人都深受过敏性鼻炎的困扰,通常表现为鼻子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甚至呼吸不畅而影响睡眠,症状可能会从三月份持续到五月或六月;其它常见的花粉过敏还可能表现为过敏性结膜炎,比如眼睛发痒、流眼泪以及眼睑肿胀;甚至表现为荨麻疹,诱发过敏性哮喘,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花粉过敏症的治疗说简单也很简单,很多人已经久病成医,因为很多药物都是非处方药,自行购买自行服用。可惜治表不治根,于是很多人想到了更为有效的“过敏针”。  一年一针所谓的“过敏针” 每年过敏季节,都有病人要求来注射一年一次的”过敏针“。“我以前的医生每年三月份就给打一针过敏针治疗花粉过敏,可以管一年很有用”。这所谓的”过敏针”到底打的是什么呢?原来一年只需一针被病人称之为”过敏针”的是类固醇激素。很多人闻激素色变,哪怕是局部抹的药膏都觉得是毒药,可一听打一针竟然可以管一年,则往往毫不犹豫要求打。中长效的激素,如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曲安奈得(Kenalog)注射后往往具有强而持久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作用可达数周甚至数月,由于每年的花粉季节往往也就这么长时间,所以给人一种一针管一年的错觉。尽管这种通过注射类固醇激素来治疗季节性过敏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而且不少医生也在这么治疗,可目前为止,并没有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来支持这种做法,尤其考虑到系统性激素的各种短期以及长期的副作用,权衡利弊,目前的临床指南并不建议这种所谓一年一针的方法来治疗季节性过敏[1-2]. 真正的“过敏针” 也称为皮下免疫疗法(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SCIT)进行的脱敏治疗,也就是所谓的治本。该方法将小剂量的过敏原通过注射的方式注入皮下,可用于治疗各种特定的季节性和室内过敏原包括尘螨、宠物皮屑、蟑螂、霉菌等引起的常年过敏,以及被蜂类、火蚁叮咬引起的严重过敏。通常在以下情况下,过敏针注射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治疗选择:药物不能很好地控制您的症状、您也无法避免接触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过敏药物与您需要服用的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或引起令人不适的副作用,或您想减少长期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通常按以下两个阶段进行过敏针注射: 第一阶段为累积阶段Build-up phase,通常每周注射一次,从低剂量开始,每次注射都将增加过敏原的剂量,以使得身体适应过敏原,这个阶段通常要9-12个月达到有效剂量。 第二个阶段是维持阶段Maintnance phase,注射有效剂量,通常每月一次,整个疗程3-5年。  每次注射必须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每次注射后,需要在医生的诊室内留观 30 分钟以防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过敏症状往往第一年就有所改善,有效率80%左右。这种过敏针并不适用于食物过敏和慢性寻麻疹。在治疗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免疫系统之复杂,想要对抗花粉过敏,一年一针着实简单然而并不一定可取,真正的“过敏针”即脱敏治疗,是皮下免疫疗法(Subcutaneous